海蛇科
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(重定向自海蛇)
跳轉到: 導航, 搜尋
海蛇科
灰藍扁尾海蛇
科學分類
界: 動物界 Animalia
門: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
綱: 爬行綱 Reptilia
目: 有鱗目 Squamata
亞目: 蛇亞目 Serpentes
科: 海蛇科 Hydrophiidae

海蛇科學名Hydrophiidae)包括所有終生生活於海水中的,屬於蛇亞目,由遠古眼鏡蛇進化而來,本科有15屬、約50種。一些分類法中,海蛇科會被歸類於眼鏡蛇科之下。海蛇科下的蛇類大多有毒,當中更有全球毒性最強的蛇類(貝爾徹海蛇)存在。

目錄

[隱藏]

[編輯] 特徵

海蛇軀幹後部略側扁,尾部扁平如槳,善游泳。頭部偏小,體形不大,少有長逾2米。但根據一些化石跡象表示,遠古時期曾存在長達十幾米的大海蛇。有從頭延伸至尾的,也可用皮膚呼吸。海蛇的鼻孔朝上,有瓣膜可以啟閉,吸入空氣後,可關閉鼻孔潛入水下達10分鐘之久,可下潛數十米。海蛇身體表面有鱗片包裹,鱗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膚,可以防止海水滲入和體液的喪失。舌下的鹽腺,具有排出隨食物進入體內的過量鹽分的機能。其天敵有海鷹等肉食性海鳥,以及部分鯊魚

[編輯] 地理分佈

海蛇主要分佈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熱帶海域中,大西洋中沒有海蛇。東太平洋有長吻海蛇分佈,劍尾海蛇則大多分佈於暗礁當中。中國有海蛇19種,廣泛分佈於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山東遼寧等省的沿岸近海。常見的有青環海蛇環紋海蛇小頭海蛇海蝰平頦海蛇長吻海蛇等。

[編輯] 分類

海蛇分兩棲海蛇和水棲海蛇兩大類。扁尾海蛇屬於前者,需要上岸在海濱沙灘上產卵,任其自然孵化。後者則是卵胎生,每次產下3到4尾20到30厘米長的小海蛇。在繁殖季節,海蛇往往聚攏一起,形成綿延幾十千米的長蛇陣,有時浮滿整個港口。

[編輯] 毒性

扁尾海蛇屬 Laticauda sp.

海蛇和眼鏡蛇有密切的親緣關係,是具有較短的前溝牙的毒蛇,所有海蛇都有劇毒。海蛇毒液為無色或淡黃色粘稠液體,與陸地蛇毒性質相似,但毒性遠遠強於一般陸地蛇毒,屬於最強的動物毒。有的種類的毒性強度是響尾蛇的十倍以上,鈎嘴海蛇毒液則是眼鏡蛇毒液毒性的兩倍,是氰化鈉毒性的80倍。海蛇毒性為肌肉毒素

世界上最毒的海蛇是貝爾徹海蛇,生活在澳洲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,按照單位容量毒液毒性來講,其毒性是眼鏡王蛇黑曼巴蛇的10倍。

海蛇咬人沒有劇烈感覺,有時還無痛無水腫,所以很難發覺。各種癥狀開始時都很輕微,但會逐漸惡化。逐漸導致吞咽困難、全身癱瘓等癥狀,嚴重的可在數十分鐘內死亡。人類極少受到海蛇的主動攻擊,往往是因為漁夫捕捉或潛水員不慎踩上海蛇導致。有經驗的潛水員可以捕捉海蛇玩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ony00001 的頭像
    tony00001

    蛇類研究

    tony00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